以暴易暴換來更多賓拉丹 當代人物 新年共融彌撒 |
促進和平應向教宗學習 平安夜精神 慰問納莉風災 |
新世紀新福傳大會構思 新世紀新福傳會議閉幕彌撒 |
倡宗教合作聯合救濟 簡論龔品梅的一生 中華殉道宣聖 |
化解台灣亂象 需要敬天「第七倫」 |
以暴易暴換來更多賓拉丹
化解恐怖暴行的根本之道
尊重人權、實行正義、發輝愛心、請求寬恕、補償傷害
作者:單國璽樞機主教
美國政府鎖定的這次攻擊事件之幕後元兇,是賓拉丹(OSAMA BIN LADEN)。賓拉丹足智多謀,又有雄厚的財力,是回教極端暴力組織的領袖。在美伊波斯灣戰爭時,他因反對阿拉伯和美國合作,便流亡國外,從事恐怖活動。他曾策畫攻擊美國住非洲的幾處大使館,被回教好戰分子捧為英雄。他在阿富汗專門訓練恐怖分子,並遙控這次攻擊華府及紐約的暴行。布希誓言:「無論死活,定要將賓拉丹及其同夥恐怖分子剷除」。問題是剷除一個賓拉丹,若不解除造成恐怖暴力活動的原因,是否還會有更多的賓拉丹出現? 關於出兵逼使阿富汗交出賓拉丹,是否能夠如願以償,也大有問題。阿富汗是一個極貧窮落後的國家,除了幾個山谷及盆地尚可耕種之外,有兩個大沙漠、一個貧瘠的高原和高聳入雲崎嶇的興都庫什山脈(HINDU KUSH MOUNTAINS)。大英帝國佔據印度及巴基斯坦後,曾三次出兵想攻佔阿富汗,均無功而返。最後自圓其說:「阿富汗乃不毛之地,不值得成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其實阿富汗人生活在不毛之地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經過惡劣環境的千錘百鍊,性格非常強悍,再加上高山峻嶺的掩護,便立於不敗之地。蘇俄沒有接受歷史的教訓,一九七八年貿然出兵協助左傾政府,和回教狂熱分子神學士(TALIBAN)交戰,陷入泥淖,不但不能拯救新建立的社會主義政府,而且自身不保,便黯然自行撤退。這場戰爭也是蘇俄紅色帝國瓦解的主要原因之一。 |
賓拉丹和其他回教國家的基要好戰分子發動「聖戰」(JIHAD),協助神學士政權戰勝蘇俄,被神學士政權敬為上賓,並尊稱他是受壓迫之回教徒的救星。美國是否能以武力逼使阿富汗交出賓拉丹,還是一大問號。若沒有解決造成恐怖分子崛起的基本原因和訴求,即使阿富汗被逼交出賓拉丹,恐怖攻擊事件還是會層出不窮,人到了以自殺方式發動恐怖攻擊的地步,非常可怕,防不勝防。 造成回教世界和以色列及西方國家之間衝突的原因,既然是由於種族、文化、宗教、歷史、政治、土地、經濟等問題而引起,還應該從這些問題上來解決衝突。為能夠根本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遵從下列幾個基本原則:尊重人權、實行正義、發揮愛心、請求寬恕及補償傷害。 其實,雙方都使用過暴力,雙方都受過傷害。現在雙方都不容易開口認錯,請求寬恕。為了消滅燃在眉睫的可怕戰爭及根除恐怖暴力,聯合國邀請中立的弱小國家出面斡旋,先使雙方坐下按照上述幾個基本原則,對等地交談,共同尋找解決衝突的途徑。這條途徑雖然很遠也很慢,看似軟弱無力,但卻是根本解決恐怖暴力之道的有力途徑。下列幾個歷史事實可以為證。 十一及十二世紀,十字軍東征四次,均未能使回教徒屈服,也未能長期佔領聖地。雖無一兵一卒,但實踐「在有仇恨的地方播下仁愛,在滿佈創傷的地方播下寬恕」的窮人聖方濟(ST. FRANCIS OF ASSISI)之弟子們,自從第十三世紀至今,以謙卑、仁愛、寬恕、服務漸漸地收復了耶穌誕生、生活、講道、蒙難、受死、埋葬、復活、升天等主要的聖地,被教宗冊封為「聖地守護人」。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回教徒,早已接受這些手無寸鐵的方濟會士作他們中間的一分子,和平相處。 |
因了十字軍東征以及許多回教徒與基督徒之間的戰爭和衝突,回教徒一向視教宗為他們的頭號敵人。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三日土耳其回教恐怖分子阿卡(ALI AGCA)曾刺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教宗身受重創,從此體力大衰,但他還是從內心寬恕刺殺他的兇手,親自去監獄看望他安慰他。教宗每到一回教國家,必和該國之回教領袖會晤,化解了許多誤解。教宗不惜請求回教徒寬恕教會人士已往對回教徒不公之處。回教徒領袖們對教宗都很尊敬,邀請他進入普通不為外人開放的回教寺內部參觀。 德國和日本,都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侵略別的國家,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災難。大戰結束後,德國公開致歉,並大量經援救助貧窮落後的國家,總理柯爾親自到以色列,向納粹之受害者紀念碑下跪請求寬恕。因此得到普世的諒解和寬恕。反觀日本,不但不公開道歉,而且篡改歷史教科書,受到鄰國的指責,接到普世有正義感人士的抗議,加深受害者的仇恨。 尊重人權、實行正義、發揮愛心、請求寬恕、補償傷害、坐下對等交談等,看似軟弱無能,雖然不能滿足「一眼還一眼,一牙還一牙」的報復心理,但卻是根除恐怖暴力攻擊的有效途徑。 |
(1).原文刊登處: 聯合報 2001/09/22 星期六 15版民意版—壇讑
(2).Updated: 2001-11-12 下載自: http://www.catholic.org.tw/bishops/voice/2001/september/0922.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