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化解台灣亂象,需要敬天--第七倫 不再缺席 樞機的勉勵 

化解台灣亂象 需要敬天「第七倫」

作者:單國璽 

李資政國鼎先生對台灣科技發展以及經濟成長有非凡的貢獻。但他最大的遺憾是看到台灣在科技進步和經濟起飛之後,雖然人們的物質生活品質不斷提升,但倫理道德卻日趨沉淪,精神生活日漸貧乏。他曾傷心自責,認為當初只顧推動科技和經濟發展,未能同時推行社會倫理及精神建設。為了挽救種種社會亂象,以及人心追求物慾、自私自利、傷害他人權利、違法犯紀、破壞社會秩序、輕忽環保、藐視公權力等脫序的風氣,李資政便有了「第六倫」的構想。一九八一年在向「中國社會學社」年會中演講時,他第一次正式公開地提出了「第六倫」的主張。因為切中時弊,引起了學者及社會大眾的熱烈回應。李先生所倡導的「第六倫」,是相對我國傳統的「五倫」而言。「五倫」是規範「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間的關係與行為的倫理與道德。「五倫」的對象都很具體,並且和個人的關係都很密切。

「第六倫」是泛指個人和一般社會大眾之關係和行為的規範,沒有特定的對象,並且一般社會大眾與個人通常也沒有親屬關係。違反「第六倫」的行為所傷害的對象,往往不在眼前,並且又很分散,沒有直接的反應,因而少有罪惡感,也不引以為恥,小者如在公共場所吸菸、亂丟垃圾、破壞環保、違反交通秩序等;大者如買票賄選、濫用職權、嚴重汙染水源和空氣、貪汙舞弊、偷工減料、假公濟私等。 

從前農業社會的結構比較單純,因為交通不便,人們互動的範圍非常有限,所接觸的對象大都是「五倫」之內的特定人物,並且彼此的關係也非常密切。經過儒家思想兩千多年的教化,「五倫」已成為一般民眾的生活規範和文化。儒教雖然不是正式的宗教,但是也給民眾提供了一些最基本的宗教信仰,例如儒家倡導「天生蒸民,有物有則」。這就是說:在宇宙之間有一位造生人類及萬物的至高神明,祂制訂了人倫的規範和萬物運行的規則。這位至高的神明是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的,任何人的思言行為都在他的監視之下,因為「上帝臨汝」,亦即上帝時時與你同在,為此儒家有「慎獨」之說。一般民眾也相信「抬頭三尺有神明」。道教、佛教以及民間宗教也都有「報應」之說,一般民眾也都深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昔日的農業社會中,因了儒家的教化,道教、佛教和一般民間宗教的影響,一般民眾大都有約束人內心的「有神觀念」,所以「五倫」尚能維繫社會的秩序和法紀。

「五四」運動,雖然為促進我國之現代化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也無情地摧殘了我國的固有文化、傳統倫理道德以及一般宗教信仰。繼之而起的唯物無神政權,更用暴力發動「文化大革命」,設法徹底消滅「五四」未能破除的餘根。兩岸雖在政治意識形態方面敵對,但在強調科技、經濟發展而輕忽倫理道德和精神價值方面卻無二致。因此兩岸社會亂象非常相似,例如紅包文化、貪汙腐敗、黑金掛鉤、物慾橫流、政商勾結、五倫淪喪、社會失序等。彼岸文革時,子女鬥爭父母,甚至親手處決父母,被捧為英雄。此岸棄養、虐待、甚至殺害父母或親生子女,已不是新聞。父親強暴親生女兒的亂倫事件也時有所聞,我國自古稱為禮儀之邦,為何有人淪落到如此禽獸不如地步? 

在現代功利化社會中,儒家數千年倡導的「五倫」之約束力,已被「物慾」洪流所沖淡。李資政廿年來推動的「第六倫」,也未能發揮預期的效能,社會亂象不但沒有改善,而且較廿年前更為混亂。究其原因,我認為還缺少「第七倫」,即人與「上天」的關係之規範。 「五倫」及「六倫」的對象都是周圍的人或人群,都是站在同一水平面,發生橫的關係。為維持這種平面之關係的和諧,需要有「以一貫之」的直面關係,將其整合、凝聚、貫穿、提升、穩固。「第七倫」就是人與「上天」的直面關係之規範。如果人相信「上天」主宰一切,給人類制訂了倫常和萬物運行的規則,並將倫常的道德律深刻於人心,人只要按照良心待人接物,就是一個完人,就可以得善報,否則就要受惡報。這樣的直面關係能給「五倫」及「六倫」奠定一個形而上的哲學基礎,樹立一個強固的宗教支柱。如此「五倫」及「六倫」這座建築,才能在風雨中屹立不搖,繼續發揮約束人內心的力量。 

儒家在推行「五倫」以及李資政在主張「六倫」的時候,都假設了民眾已有「第七倫」的信念。其實這個信念常存人心,只是在現代唯物無神、科學萬能、人定勝天等主流思想中,已模糊不清,甚至流失了。李資政本人便是「第七倫」的最佳見證。他雖然身為「台灣科技之父」和「台灣經濟奇蹟的建築師」,但同時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謙卑自己,每天跪在床前向上天祈禱。希望並祝禱他的科學精神以及宗教信仰的熱忱,能帶領我們的國家社會,在重視科技及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重視倫理道德以及宗教信仰生活。

資料來源:2001/06/25 聯合報--民意論壇

 Top

不再缺席 ……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六月廿二日公佈的五月份國內失業率為4.22%,失業人數達41.1萬人!主計處說,由於全球大環境經濟景氣低迷,國內外銷訂單減少,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更創下廿六年來的新低,廠商生產量減緩,致使五月失業率節節上升,失業人口亦增加。 據估計六、七月有畢業生及退伍人員加入就業市場,失業率可能再度攀升,而台灣廿三縣市中,有十四縣市失業比率超過4%,其中基隆市4.88%最高。目前失業人口中男性約廿八萬五千人,女性約十二萬七千人,男性增加一萬七千人,女性則增加約一萬人,這些都是官方公佈的數字。 雖說由行政院主計處公佈的資料顯示,失業率與美(4.5%)英(3.5%)日(4.7%)德(9.8%)等國相較不算高,但問題是:他國的社會福利措施比我國都更上軌道,且政府相關單位亦積極規畫政策相呼應,而我國則空呼口號,甚而要求百姓要有過苦日子的心理準備,怎不叫人膽顫心驚? 

教會內有幾個單位(基督生活團、輔大社文中心、台灣牧靈中心、台北傳協、台灣男女修會正義和平組、耕莘文教院)有鑑與此,特別於本週六(06/30)下午在耕莘文教院攜手合辦:【當前失業問題對社會的衝擊】,據主辦單位表示:為邀請教會內的主講人,頗費了一番周章,因為發現目前教會內竟然沒有一個單位是專責勞工問題、更何況是失業問題,至於外勞…等,倒是有幾個全職機構負責。

若果真如此,則教會的先知性角色及應變的能力將再度受到不小的考驗。 從報章媒體上可以發現近一年來基層勞工失業率為白領階級的兩倍以上,中高齡失業人口比例亦節節升高,專家預估,台灣已不再屬低失業率國家。一年來與失業相關的現象,每天都成為媒體上常出現的話題,從大型電子公司裁員動輒數百人、關廠、減薪,到失業者的自殺、對家人妻小的施暴,甚至影響社會秩序的搶銀行、劫財、縱火、偷盜、綁架遊覽車…等,幾乎無日不有,犯案者似乎也從以往的素行不良份子,成為因迫於生計、鋌而走險的人。社會上一片哀號撻伐之聲。由此可見時下的失業現象,確實已對百姓的日常生活產生不少的衝擊與影響。 以往的人沒了工作還可以回家幫忙耕作,一向是失業避風港的農村,如今亦承受不住失業人口回家的壓力,變賣農地和財產,以及面臨銀行查封的家庭
,比比皆是,往年可以減緩失業衝擊的功能,幾乎已降至最低。

國人稱之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前不久更是直指當前之亂尤甚四十年前,激起各方回應。對王永慶的觀點,固然見仁見智,不過大老闆的經營之痛,與小百姓的生計之苦,倒是唇齒相連。據聞教會內不少社福機構的捐款亦明顯縮水,只是一直未見更進一步的報導,在耶穌聖心三日敬禮及若翰洗者的慶典上,特別令人有感。景氣差,人心徬徨,尤其當政府和社會都幫不上什麼忙時,國人求神問卜的老傳統又發揮了功能,報上亦記載台北行天宮的執事人員表示:近半年來求籤的人數明顯增加了一倍。龍山寺的工作人員也表示:「知道要問什麼,都還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已經不知道要問什麼了。」,並指出許多求籤者問當下的疑難倒還好解決,可是「…他們往往問的又是生命的問題…」,這不正是基督福音切入的最佳時機嗎?

單國璽樞機日前於報上的民意論壇,倡議此時此刻急需人與上天關係規範之「第七倫」,所言甚是。纏繞著荊棘、累累傷痕的耶穌聖心,和在曠野中披駱駝毛、吃蝗蟲、喝野蜜的先知─若翰洗者不都是最好的典範嗎?他們也都要我們每位基督信徒成為現時現地的若翰洗者,作耶穌基督的見證。為什麼此時此刻他們的追隨者都噤若寒蟬了呢? 耶穌與若翰選擇的都是崎嶇難行、不隨波逐流的愛的道路,這就囊括了為身陷橫逆困境中的人、為所愛的人付出一切,向不公不義的勢力、制度…等,善盡先知性指正的言責,甚而因此受挫、受傷、乃至犧牲一切。耶穌明確指出祂的追隨者該走的道路是:「…捨棄自己,天天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也就是信仰上一種「忘我、無我、利他」的境界。耶穌要求祂的追隨者能師法祂「忘我、無我、利他」的精神,且不是偶一為之,而是「天天」如此!這才是今日基督信徒應有的氣質與身分,在人心浮動不安的時刻中,我們該像若翰洗者一樣,自己先成為「天主的人」,才能吸引他人成為「天主的人」。 我們今日的基督信徒、所有具道德良知的有心之士、和所有身負家國重任的人,若能偶爾憶起這種情操,不再讓此素養與理念缺席,庶幾很多亂象與困惑、或可早日得以抒解。

 Top

賀 【喜訊】創刊兩週年

作者: 單國璽 2001/08/15

在六月廿五日聯合報民意論壇中,我提出「化解台灣亂象,需要敬天『第七倫』」的主張,乃針對社會時病所作的呼籲。早在二十年前,對台灣科技發展和經濟成長有重大貢獻的李國鼎先生,見經濟起飛之後,人們物質生活提昇而倫理道德日漸沉淪,乃提出「第六倫」的主張,即在傳統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的規範後,加上「社會」,就是個人與社會大眾關係行為的規範,以提昇公德匡正人心,惜未能發揮預期效果。第七倫「敬天」,就是人與上天關係的規範,有真正宗教信仰者,尤其基督信徒,不難明白敬天的人,心中有「神」有「主」,五倫及六倫的規範,才能真正發揮導引人心,消除社會亂象的效能。可知「新世紀新福傳」是教會人士責無旁貸的。

「天主教之傳播協會」是推行媒體福傳的一個教友團體,在熱心會員和關切媒體福傳人士的支助下,以有限的經費製作廣播、電視播出、發行錄音錄影節目帶、舉辦信仰講座等,在福傳工作中盡心盡力。其創辦發行的雜誌「喜訊」雙月刊,迄今創刊兩週年了,在文字福傳方面,有其應得的佳評。它除寄送會員及教會有關人士外,並免費寄贈各地文化中心、學校、醫院、監獄……把天國的喜悅,介紹給社會大眾。

「喜訊」的內容不斷的加強,近期也看到在監獄服刑朋友的文章刊載出來,可知它的讀者及作者的層面,是相當廣闊的。大家辛勤耕耘,必收福傳的效果。「喜訊」創刊兩週年前夕,以此短文勉勵致賀。願天父降福所有為「天主教之聲」奉獻心力和支助其福傳事工的人士。

(作者:天主教樞機主教.台灣主教團主席.高雄教區主教)

半點紅塵飛不進 滿院白蘭散香來  

單國璽樞機主教 題

資料來源:天主教之聲雜誌 雙月刊 第13期

 Top

樞機的勉勵 賀「喜訊」週年 

作者:單國璽

慶祝千禧年,台灣天主教會推行「新世紀,新福傳」的運動中,天主教之聲傳播協會是最有效率的教友團體之一。該會創刊了「喜訊」雜誌、舉辦美滿人生講座、製播「生命的光輝」電視節目;六月份在高雄澄清湖舉辦「高雄喜訊尖兵營」活動,以及各教區成立分會等等。看出台灣教會的教友,在福傳的路上站了起來,而且努力向前走去,值得肯定和嘉勉。

該協會為文字福傳而創辦的「喜訊」雙月刊,已發行一週年了。編印不斷的進步,內容不斷的更新,從各期發表的作品來看,它的確把握住創刊時的主旨,就是把信仰分享、生活見證、教會的人、事、物等等,用平易樸實的方式,介紹給社會大眾,使其體悟天主喜訊的美妙。

在發行方面,該協會籌措經費,加上熱心人士的助印,大量印刷「喜訊」,免費寄贈各地文化中心、醫院、監獄……為文字福傳,為顯揚天父的名而盡力。

當前科技發達,各項傳播媒體的製作,和運用的形式,愈來愈多元化。不過印刷作品,仍舊為傳播媒體中,廣為應用和流傳的。一本好書,欣賞之餘,可陳列書架不斷翻閱。一份好雜誌,看完以後,必然存留或轉送他人分享。期望「喜訊」日新又新,更上層樓,為文字福傳最佳的工具之一。

值此「喜訊」創刊週年,撰此短文以表慰勉致賀,願天父降福「喜訊」的工作同仁,平安喜樂;並降福天主教之聲傳播協會的理監事、輔導神師和全體會員,在「新世紀、新福傳」的事工上,有更多的奉獻和成績。

(作者:天主教樞機主教、台灣主教團主席、高雄教區主教)

資料來源:天主教之聲雜誌 喜 訊 雙月刊 第七期 2000/08/15

 Top

賀 『喜訊』創刊 

作者:單國璽

早年,擔任光啟社社長的時期,要為教會製作一個宗教社教廣播節目,在中央廣播電台播出。節目企劃擬了三個節目名字要我決定,我選了「喜訊」作為這個廣播節目的名稱。「喜訊」在中央廣播電台向海外和大陸播出十多年,甚獲好評。現在天主教之會傳播協會發行的一份雜誌,定名「喜訊」雙月刊,覺得相當親切,心中充滿快慰。教會中的文字印刷傳播媒體,增添了一支生力軍,可賀可喜。 

「天主教之會傳播協會」是李哲修神父和多位教友的合作,所組成的一個團體,專為支持教會的傳播媒體福傳事業,多年來在七千多位會員的支持下,為台灣天主教的福音傳播,作了甚多的貢獻。如:製作「天主教的信仰」錄音帶、錄影帶,廣播節目,贊助「一家之主」電視節目的製作和播出,贊助「祂的千種面貌」祿影帶雜誌的製作和推廣,以及在各地舉辦專題講座,佈道大會等等,把天國的喜訊,透過各種傳播媒體,介紹給社會大眾。 

現代科技進步是一日千里,傳播媒體工具也日新月異多采多姿。文字印刷媒體雖然是古老久遠的,但它仍然是傳播媒體中的主流,善加運用,不失為最佳的福傳工具之一。欣見傳播協會的「喜訊」雙目刊出版,證實該會在傳播事業工作上,做多層面的努力。「喜訊」發行就是喜訊,可見台灣天主教會的同道,在廣傳天主聖言的合作和共融,日漸成熟,結出果實。願天父降福傳播協會所有的會員,和支持該會工作的廣大社會人士,並祝福「喜訊」日新又新,把天國的喜訊,帶到社會每個角落。 

(作者:天主教樞機主教、台灣天主教團主席、高雄教區主教)

資料來源: 喜訊雙月刊 19990815起

more... GO樞機首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