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地名淵源 打鼓傳說 馬卡道路 內惟古厝

鼓山區面積:
  
一四.七四五八平方里。本區南北細長,東西狹窄成一長方形,兼具背山臨海的天然優勢,以漁業和航業為本區特色。東以仁愛河上游與三民區為界,西臨臺灣海峽,南隔高雄港與旗津半島相望,北以萬壽山跟左營區相連。

鼓山的經濟概要:
  鼓山區兼具了背山臨海的天然優勢,形成工業、漁業和國際貿易發達的先天有利條件。鼓山區的經濟區域可分為三部分:南鼓山(即哈馬生一帶)是漁業和航業區;中鼓山(巖仔一帶)是工業區;北鼓山(內惟一帶)是農業區。尤其漁業和航業為鼓山區最大特色。明治四十一年(一九八○)縱貫鐵路工時,新濱町就是縱貫線的終點,亦是高雄市第一個火車站,加上高雄港完工後,附近碼頭林立,成為高雄市水陸交通的總樞紐。

鼓山地名淵源

  早年平埔族「馬卡達奧族」又名「竹林族」,而高雄原名「打狗」或「打鼓」,乃因打鼓山(萬壽山)而得名,高雄舊名「打鼓」,又名「打狗」。

  關於「打鼓」或「打狗」之名,本指今日的壽山及哨船頭一帶。日人伊能嘉矩以「打狗」之語音,即平埔族所言:莿竹所圍的防築工事推論,打鼓(Taokao)即為鼓山原住平埔番社之名。因在十五世紀以前,這裡有平埔族的一支馬卡道族(Makattao)於此棲息,為防禦到處劫掠的倭寇,便在港口四周種植莿竹,「打鼓」便是平甫族語「竹林」(Takau)的音譯,故漢人多稱之為「打鼓社」,或意譯為「竹林族」,民間亦稱為「打狗」。此後,民間多以「打狗」為該地命名,如「打狗嶼」、「打狗仔港」等,而官方所撰之方志輒以雅譯的「打鼓」名之,如「打鼓山」、「打鼓港」、「打鼓澳」、「打鼓汛」、「打鼓仔港」等。

打鼓傳說

  然而,「打鼓」之名,在民間仍有不少穿鑿附會的解釋與傳說,為「打鼓」之名憑添了不少想像的趣味性。這些傳說包括有:

1.鼓山為「山貌肖鼓」而得名:周元文的《重修臺灣府志》即元:「打鼓山,俗呼打狗山。其山踞海上,有大潭石洞,為安平鎮七鯤之宗。其形如鼓,故名。」

2.鼓山為「巨石似鼓」而得名:萬壽山主峰大尖的山麓叫大尖崁,崁下的山豬韻有塊外形似的碩大石塊,被稱為「石鼓」,據說若以棍椿敲擊,會鼕鼕作響,聲聞遐邇云。

3.鼓山為「避厄鳴鼓」而名:余文儀的《續條臺灣府志》云:「打山西有石佛,舟人經此必鳴鑼焚紙錢。」劉良璧的《重修臺灣府志》亦云:「石佛之北有石塔,石佛之南有涼傘嶼,皆屹立海中,舟人經此,必鳴金獻紙。」而除文達的《鳳山縣志》也有類似這樣的說法:「隔海參差,遠近浮沈而列於打鼓山之左右者,西有石佛,舟經此,鳴金鼓以獻紙。」

4.打狗山為「誤虎為狗」而名:據《高雄市志.藝文紙》所載:明鄭之初,履有受蕃族騷擾之苦,為此,乃由唐山輸入一對老虎,置入山奧,以嚇阻蕃族,不料山胞不識虎威而群相追捕。此二虎不敵,一負傷逃至民雄,鄉民誤為貓魔,蜂擁追打,故稱民雄為「打貓」;一遁入高雄,此地人同不識虎,誤為狗精,也合力追打,故名為「打狗」。

5.打鼓為「思源懷鄉」而名:漢人渡海來臺之初,為表飲水思源之心意,遂以與此山山形相似的福建閩侯縣的「鼓山」命名,以示懷念故里。


  探尋高雄地區的發展源頭,高雄最早的人類遺址,目前可考者為桃子園文化的出土,這裡正是馬卡道族的活動範圍。事實上,從桃子園到龍泉寺貝塚遺址起源看來,此一區域極可能便是高雄市的文化搖籃。

馬卡道路

  從中華高架橋底至河西路九如橋底下段,沿著縱貫鐵路平行的翠屏路,也就是經國文化園區後面那一段的道路,在八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將之改名為「馬卡道路」,也是高雄市第一條以原住民語言命名的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