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
土埆厝、石頭厝與紅瓦厝交織生活美 「內惟」沿革來清朝年代為了防盜,聚落有土石或竹籬為牆垣;謂之「圍」。據市誌地理篇載:「內圍係清代防匪亂,府縣置兵鎮守保護地方,因而得名」。 光復前後,始改「內圍」為「內惟」。內惟莊郊的陂圳,稱之「內惟埤」,是早期「內惟」一帶務農耕種所仰賴灌溉之水源。由於時代變遷,如今「內惟埤」已被規劃為「經國文化園區」,將興建雕塑公園、美術館、高雄圖書總館;不久的將來,「內惟」將成為高雄市文化氣息最為濃厚的地區。 日據時代的「內惟」原名為「內圍社」,當地居民為了地域區分方便,把「內圍社」分成:「社頭」、「社內」、「社尾」稱之。由於都市計劃道路開闢九如大道,使「內惟人」所稱的「社頭」、「社內」、「社尾」印象沖淡;現今的鼓山區前鋒里一帶就是當時的「社頭」;「社內」為現在的「神福祠」(俗稱內惟廟)附近:「社尾」應為接近凹子底一帶 近年來,「內惟」由純樸的農業中心,躍居工商發達、大廈林立的商業區,前景是相當看好的;「內惟」地區也是高雄市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頁光榮歷史。 李天輝老先生乃存敬先生之父。李老先生古宅最大特色在於「前埕」仍留有古色古香的紅磚地板,且緊接著內惟路。存敬先生生前為高雄市重要的政治人物,經歷內惟國小校長、高雄市市議員、監察委員;最難得的是嬌小氣質高的李夫人貴為官夫人完全沒有傲氣,平易近人 |
天輝老先生之宅第 |
|
|
|
書卷額--天輝老先生宅第 |
存敬先生之老宅 |
巴洛式建築(李榮先生古宅) |
![]() |
![]() |
|
西河--林老先生章寶宅(70年) |
李老先生天助之宅第 |
李榮先生古宅--市定古蹟 |
|
||
林老先生老宅第--右匾額 | 林老先生老宅第--左廂 |
李氏古宅(70年) |
「土」最容易取得,可使用於地面與牆體。土埆牆以黏著性 高的土壞,再摻入稻桿等夯實,以木模製成土磚,曬乾後非常堅硬,但是怕水,所以常表面要再加保護層。 |
||
※「門鈸」:也稱為「鋪首」,為拉攏門扇用的金屬構件。明代規定二品以上官員的宅第用錫製獸面門鈸,三品以下者用錫或鐵製半圓形門鈸。 ※「門環」:門鈸上的金屬環,於門拉攏後,兩環交疊上鎖,可防範外人闖入。明代規定皇親宅邸用銅環,公侯至五品用錫環,六至九品用鐵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