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高雄港的演變

 

  高雄港在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僅為一小漁村,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荷蘭人入侵台灣後,進行開拓,明永曆十五年(公元1661年),鄭成功,光復台灣,提倡貿易,對港埠闢建甚力。

  迨至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復對高雄港銳意經營,遂成為高屏地區物產集散之商港,嗣以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依中英天津條約,于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開闢高雄港為國際貿易港,正式成立高雄關。迄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甲午戰後,割讓台灣澎湖予日本。

  1895年,日人佔領台灣澎湖後,為遂行其殖民地經濟掠奪之政策,乃積極經營台灣,開發米、糖等各項資源,一方面充裕其本土需要,另方面亦有利其政治、經濟、軍事統治,因此特別重視經建基本建設,如鐵、公路及基隆、高雄兩港之興建等,高雄港因而芻議築港,分期開拓,並次第開展。開港初期(公元1863-1894年),打狗港開放准許外商貿易,英、法、德人相繼雲集高雄港,或派領事,或劃租借地、設商館、建倉庫,各國商船來往,日益繁多,高雄港之國際貿易日益隆盛。乃於開港同年即1863年12月26日,在高雄港旗后設海關分關,派英人為首任稅務司,從此高雄港乃從過去之漁港、小商港,一躍而成為本省之主要國際港埠。

  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英商張怡記承造海關官舍於哨船頭打鼓山麓,高雄港涉外漸趨繁雜。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副將王福祿建砲台三座,一在打鼓山大棚頂,裝設大砲四尊;又一在臨海扼要處,裝設大砲四尊加強海防。清光緒初年,歷任海關稅務司迭請開鑿高雄港,台灣巡撫丁日昌亦奏請開浚,兵備道夏獻綸稟請遵辦,張夢元接任,以籌款未定停止。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英船愛斯柏妹號入港測量,同年十一月,海關在旗后山頂建一燈台,同年安平英領事霍必瀾向清廷建議,以高雄港航辦,清廷不從。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夏五月,巡撫劉銘傳,命英人馬禮遜查勘高雄港,將大興工事,以張貿易。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據台南關報告書統計,當年出港船舶僅帆船一隻、輪船八艘。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依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予日本,迨至翌年(公元1896年)九月十五日,高雄港始為日軍攻佔。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日本鑒於高雄港具備優良港灣條件,乃計劃於高雄築港。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六月,日人開始蒐集高雄港建設計劃資料,實施地形、地質、水深、潮汐、潮流、氣象及海底泥沙移動等調查,至翌年五月間完成。當時港內三公尺水深之區域,六萬六千平方公尺,港口寬度為一百六公尺,流速每小時為四海里。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 ,日人著手海岸線倉庫地基打樁工程,疏浚港外沙洲,挖泥填築大港埔一帶鐵路用地四萬餘坪。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四月,日人設立浚港機構,並實施第二次高雄港灣地形、地質、水深、潮汐、潮流、氣象及海底泥沙移動之精密調查測勘,至翌年完成。

  
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研議興築高雄港計劃,光緒三十四年完成,分三期實施,計三十八年,第一期工程四年,第二期工程二十六年,第三期八年。清光緒三十四年實施第一期四年港灣建設工程,於中華民國元年完成,三千噸船隻可以進出,並建有可靠泊七艘船舶的碼頭,和四艘繫船的浮筒。

  
民國元年(1912年),鑒於在高雄港第一期四年興築計劃完成後,依據業務發展跡象,僅以原列計劃進行建港,難應需求,乃修訂原訂之建港計劃,著手實施第二期二十六年建港計劃,直至民國二十六年完成,可供吃水八公尺以下八千噸級船隻安全進港。當時碼頭全長為一千八百七十八點六公尺,航道水深八點二公尺,港內可停泊三千至一萬噸船隻二十六艘(碼頭可泊船十六艘、浮筒可繫船十艘),並建有單層倉庫十九棟,雙層倉庫六棟,貨物吞吐量一百四十萬公噸(碼頭裝卸能力八十萬噸,駁船裝卸能力六十萬噸),附近地區的工業,如煉油、製鋁、水泥、製鹼、造船等均相繼建立。民國十三年,闢高雄-橫濱線、高雄-廣東線、高雄-天津線、台灣-朝鮮偽滿州線等,貿易總額自築港以來急遽增加,當年貨物吞吐量達一百五十八萬噸,貿易總額超過二億三百萬日元﹔出入輪船,帆船共九百零四艘,一百三十四萬七千餘噸。主要輸出品為香蕉、木材、米、鹽、酒精、水泥、砂糖、芎麻、鳳梨罐頭、綿織品、乾魚等;主要輸入品為豆餅、麻袋、熿油、鐵、肥料、火柴、毛織品、機械、罐頭、煙酒等。民國二十四年變更原高雄-天津線,分為高雄-上海與高雄-天津二線,前者自高雄起經基隆、福州至上海;後者自高雄起經基隆、大連至天津。另新設島內高雄-馬公線。自由定期航線,則有高雄-橫濱線、高雄-大阪線、高雄-海口線、高雄-澎湖線等。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中日戰起,高雄港軍運頻繁,吞吐貨物量已達二百五十萬公噸,日人所完成之高雄港第二期二十六年建設工程亦於當年完成。

  感於港灣設施,不敷使用,第三期八年建港計劃決定開始實施,惟
民國三十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築港工程全部停頓,除加強港灣維護工程外,在第三期工程期間,僅增加倉庫一楝。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為高雄港貿易最盛時期,吞吐貨物達三百二十萬噸,總值四億六千八百萬日元,泊船能力三百萬噸。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高雄港為日軍南洋軍需之供給港灣。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十月十二日,盟機大舉空襲高雄港起,至翌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向盟軍無條件投降止,高雄港所有碼頭、倉庫、起重設備,幾全被炸毀,且為阻滯盟軍進攻,自沉大船五艘於港口,總噸位達七千四百五十三公噸,高雄港遂成死港。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由於戰後,滿目瘡痍,沉船處處,設施破壞無遺,港埠功能盡失,同年十二月成立高雄港務局,致力復舊工作,打撈沉船、清理航道、增添設施,至民國四十四年始具規模。繼於民國四十七年辦理十二年擴建工程,高雄港與海爭地,填築新生地五百四十四公頃,由於貨物吞吐量遽增,民國六十九年完成中島新商港區開發工程計劃,增加深水碼頭二十七座,淺水碼頭二座。同時有高雄加工出口區、前鎮漁港、臨海工業區、一貫作業大鍊鋼廠、百萬噸級大造船廠,以及第一、二、三、四貨櫃中心等相繼之開發。為適應外貿發展需要,提升營運功能,遵奉先總統蔣公指示進行多元化功能之第二港口之開闢工程,於民國六十四年完成,使十萬噸級貨輪進出,暢通無阻。為使孤懸外海之旗津與高雄市區聯成一體,於民國七十三年完成過港隧道工程,通行客貨車輛,使高雄港成為已具現代化設施之國際商港。由於高雄港貨櫃裝卸業務日益增加,乃自民國七十八年起,賡續興建第五貨櫃中心,計有八座深水碼頭,於民國八十九年完成。高雄港五個貨櫃中心,可提供迅速、準確完全的港勤服務,年貨框裝卸量可達一千萬TEU,配合最先進硬體及各項軟體之開發,為航商提供便利有效的服務。

  中華民國政府正推動發展高雄港為亞太海運轉運中心、全球運籌中心及自由貿易港區,為配合政府的政策,高雄港務局將以「突破、創新、求變」及「高品質、高效率、低費率」之經營理念,朝物流、轉運及自由港方向發展,為航商營造一個安全、經濟及高效率的優質作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