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于斌樞機紀念館
![]() |
于斌樞機生平簡介 :(1901∼1978)
于斌樞機,生於西元1901年 (清光緒27年) ,黑龍江省蘭西縣 (藉海倫縣) ,字野聲 (以法聖經所載施洗若翰為曠野之聲,勸人悔改,以準備救主的道路) ,本校行政大樓取名「野聲」,便是紀念輔仁大學在台復校第一任校長一于野聲樞機主教。 |
|
|
1936年,教宗碧岳十一世任命于樞機為南京教區代牧主教。1946年,升任南京教區總主教。1959年,奉教宗若望廿三世命,主持輔仁大學在台復校事宜並出任第一任校長。1969年,教宗保棣六世擢升為樞機主教,是為中國第二位樞機主教;前於羅馬聖伯多祿大殿加冠時,代表全世界新樞機向教宗致詞。1978年(民國67年),78歲,辭校長職,教廷仍以輔大總監督相委。是年8月,前往羅馬追悼教宗保祿六世之喪,並參加新教宗遴選,不幸於16日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教廷於聖伯多祿大殿為于樞機舉行追思彌撒,參加典禮樞機多達94位。樞機遺體運回台灣,由嚴前總統家淦主持迎靈式,旋於主教座堂舉行追思殯葬彌撒,覆蓋國旗,移靈安厝於輔仁大學于斌樞機墓園。 |
|
1. |
于樞機一生對國家貢獻至鉅,其鎣鎣大者,如: |
2. |
1949年訪問南美洲廿一個天主教國家,揭發共產黨陰謀,獲致拉丁美洲集團在聯合國對我國的全面支持。 |
3. |
1952年西班芽舉行國際聖體大會,與西班牙外交部長馬丁亞達和展開復交談判,獲致圓滿成功。逾二年,促成西班芽政府創立中國學院設置獎學金,接受港澳及台灣學生前往留學。 |
4. |
1955年赴菲律賓、越南,促成中越復交。 |
1946年于樞機當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並被推舉為主席,力主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權,不得以法律加以限制。 |
為紀念于斌樞機個人之才華及對國家、教會之卓越貢獻,紀念館中陳列樞機生前遺物及手稿。計有: |
|
●樞機禮服、禮冠、權杖、懼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