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2月1日工作日誌

第244份報告寫於2002/2/1 下午 01:00:11 

修女之採訪 

修女之採訪題目
採訪人:黃雅芳、譚秋玉、陳思遠、 
受訪者:李瑪利(Mary Lee)、王安娜(Anne Wang)
時間:91年 1 月30日 3點00分  
年齡:39
年資:Mary(15年)
Anne(17年)

如有不清楚或不方便的問題,可以不答,謝謝

Q1:請問您在校服務了幾年? 來自那一個國家?
Mary:二年;美國
Anne:二年;美國

Q2:請問您幾歲加入這行列?是何原因願意加入?
Mary:25歲,在修會學校當老師,看到修女們很快樂,剛開始很猶豫,但後來就嘗試
Anne:25歲,在中學有很多修女是老師,因家庭信仰且姊姊也是位修女,看他們都很快樂所以想嘗試

Q3:請問您服務過那些單位?
Mary:在輔仁大學,學中文二年和Anne一起,然後到明誠中學服務
Anne:當修女的前三年在修會修習,當老師教數學和電腦,在紐澤西及康州,然後到明誠中學

Q4:請問要當一位修女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1) 要在18歲以上
(2)不能結婚
(3)不能有太多私有的錢或物品,在加入修道會,假使有也要賣掉

Q5:請問您修女有無任何的規定?可否講述?(修行)
(1)不能有私心
(2)要正經、貞節
(3)不能有男女之情
(4)必須順從教會的安排

Q6:請問您平日的主要工作為何?及有無例行的活動如禱告……
星期一∼星期五在明誠中學教英會課,周末星期六在屏東縣萬安村傳教,星期日參加彌撒和教友會在教堂禱告,一月一次在星期日全天的禱告

Q7:請問您有無特別的祭典要準備或注意的事項?
先讀聖經,祭典大都在教堂舉行所以都由教堂準備,所以不需煩惱

Q8:請問您修女們有沒有做什麼休閒活動?請列舉。
每天禱告3小時,5點起床開始禱告一小時,睡前半小時,有空會出去玩,去美濃、墾丁、旗津、較少看電影、較少在外面吃飯

Q9:請您談談現在推行的工作計畫及未來展望。
現在這裡服務,將來也許只在台灣或亞洲地區,教英文市是幫助每一位學生,最重要的是文化教流,目前無任何工作計畫,只想幫助別人,喜歡服務,喜歡和青年人在一起。

在此非常感謝,回答我們的採訪,也非常抱歉耽誤了你寶貴的時間,謝謝您的幫助與配合,我們會將您所提供的資料多加利用!

 

第245份報告寫於2002/2/1 下午 01:32:43 

採訪修女的心得 

前2天去採訪修女,所有的資料都整理好了,在此先謝謝雅芳唷...修女真的很親切,而且很樂意幫我們做採訪,他們調我們可能會有溝通上的困擾,還一直努力說國語,真的真的很感激,希望大家也都有個好年,修女在回美國的時候,都順順利利的^^

(by 思遠) 

第246份報告寫於2002/2/1 下午 02:36:34 

少年城-心得篇 

對於你參訪少年城ㄉ感想AND想法?

張文鵬
我覺得那裡的工作人員待人很親切,而且又很幽默。當我看完了他們的住所和他們的衛浴設備…等,真是讓我覺得非常的新奇,因為他們的床鋪是排列在一個很大的房間裡,而且房間又是如此的簡單清爽,我完全想像不到竟然是如此的完善,雖然並不是很華麗,但卻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然而,他們房間旁邊就是書房,一個人一個書桌,而且每個書桌都是小一號的,排列方式是以不會讓他們讀書時講話為基準。另外,星期六和星期日時,師長們會適時的辦一些活動,或者是去租一些影片來欣賞。並且,少年城裡還有籃球場,他們下課後也能去打打籃球,讓他們有一個適當的休閒活動。所以,我覺得他們應該會很喜歡那個地方吧!

黃雅芳
我覺得他們在設備上都還不錯,而且他們希望能讓小孩子有家的感覺,也希望做到讓小孩子覺得自己和別人們什麼不同,這也使他們的特色之一,在我們參觀的時候,我們發現他們的環境很乾淨,所以我覺得這都是工作人員的努力,才讓原本應該是冰冰冷冷的感覺溫暖化了,而這也是少年城和其他收容院最大的不同點,而在吳神父詳盡的解說之後,我們才知道這裡的小孩較無以大欺小的問題,因為他們把少年城當作是自己的家,而老師也很有耐心,所以他們都喜歡這裡,所以也不會隨便欺負別人

林建文
對於現在社會的小孩來說,通常會走上歧途,多半是因為沒有照顧好好教導他的家庭,尤其在這叛逆期,就更容易學壞,所以社會上有向少年成這樣的服務機構是非常好的,能使得學生能再規律的生活上還完善的照顧下,漸漸成長,對社會有所幫助。

謝馨瑩
原本對於少年城而想,我以為是個普通地方,但沒想到參訪後發現他們人員對每位孩童們的環境.照顧.教導.不亞本父母對小孩子的關愛,而且他們也將孩子們教育得不輸普通學生,這些關注與愛心可是不能小看的.真是佩服的說.

龔璽權
參加了這個少年城的參觀,發現了它與我想像的並不一樣,從著個參訪中我知道了少年城的歷史,也知道了他們是如何照顧哪些孤苦無依的小孩,希望大家能夠對他們多一點的關懷與愛護。

譚秋玉
一個簡單樸素與沒有機構化的的地方。照顧者的用心良苦,以及被照顧者的配合,完全就像一個正常的家庭一樣。心靈教育使得孩子們的想法很正確;比起一般的機構來說,是非常好的。不斷構思不斷思考,絕對不犧牲孩子的權益。有非常和諧的氣氛。設備供應齊全,絕不虧待孩子,照顧也非常的周到,對他們的照顧可說是無微不至。把家庭設計像學校一樣,擁有多樣的功能,滿足孩子們。負責人和藹可親,平易近人,非常有愛心。環境也是靠孩子們打掃的,不管是學習什麼,做人處世以及課業上,都能自動自發,絕不輸給我們。我們這些比他們環境好很多的,真的感到很慚愧。

蘇美絨
我覺得少年城是孩子學習安適的好良所,雖然環境中並沒有很舒適,總以[孩子所需]為主軸,藉由社工人員的細心呵護下讓每一位孩子都能快樂的成長,但目前他們最需要的是:除了大眾人士的關懷外,更加需要物質的觀照,畢竟教會的力量是有限的,那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心情,相信大家都明白的,因此藉由這次參訪活動中,得到一些啟示"平時要多做善事,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所需要的人,而我們也正在策劃"愛心捐款活動"

陳思遠
我們的社會能辦這樣的一個機構,對於現今存有許多家庭問題的人或小孩,都是一個很好的轉介所,台灣土地雖小,但人口卻很多,社會上存著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必須給我們的下一代有著良好的環境和關懷他們的心,這樣才能有一個美輪美奐的台灣

黃茹詩
有著一般家庭一樣,讓院內孩童不會有思想上的偏差。且有零用錢就像一般家庭一樣,但他們須先跟主任商量。

周育生
我之前一直以為少年城是類似於監護所之類的..沒想到之後一進去之後映入眼簾的竟然是一片和樂融融..原來我之前都想錯了..而我在聽了吳神父的解說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們只收家境不好的人..而在那邊的少年大多是國小到國中的人.他們平時住在那裡.而假日的時候會回他們自己的家...因怕他們會不能適應環境..而零用錢方面大多是由他們的親戚提供.這一趟的旅行對我來說蠻有收穫的.謝謝大家的參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