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12月27日工作日誌

第119份報告寫於2001/12/27 下午 10:14:26 

採訪心得 

再12月23日中午,我跟陳思遠一起去拜訪教堂,原則上都算蠻順利(除了沒跟牧師和修女合照外)也很新鮮,因為小弟本人沒宗教信仰,所會進教堂的機會少之又少.所以對我來說是個新鮮的回憶 

林建文 

第120份報告寫於2001/12/27 下午 11:29:13 

參訪輔仁大學中國天主教文物館的心得 

10月25日趁著參觀輔仁大學的空檔,許淑芬老師、孫靜珍老師和我參觀了位於野聲樓4樓的「中國天主教文物館」。整館分成三小館:于斌樞機紀念館、中國天主教教會館。裡面展示著樞機禮服、禮服、權杖、權戒、高冠…等。

樞機禮服是紅色長袍式的禮服因階級不同而顏色就不同,但皆以長袍式為主。

權杖代表著一位主教的地位與牧靈的職責。它的形狀像牧羊人的牧杖。

高冠是主教的法冠,於舉行禮儀時用,穿上祭服加戴帽子。它代表著主教們的勇氣及鬥志,不怕艱苦、任勞任怨。高約30公分後有三條飄帶。

權戒本是古代民族以戒指做為印章簽合同,象徵職權,但現今已不用權戒在公文上蓋章了。那裡有展示著單樞機的權戒,那是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紀念人類進入第三千禧年,擬定在世界各地設立100個慈善計劃,其中之一為台灣「聖保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單樞機甚覺意義深遠特捐此戒義賣以為響應。

天主教在中國傳教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自利瑪竇開始,已有多位神父、主教為天主教而來中國傳教。當初天主教本讓人感覺是異教,但後來人們慢慢的接受了。這表示中國人民自雍正禁教起慢慢地改變了,而天主教的神父、主教們對於中國有著重大的貢獻,且他們極度努力的要求融合,為了讓中國人接受將原本西方的天主教教堂、聖母、耶穌…而有改變,這是我們必須佩服及學習的地方,因人總是不願改變自己原有的東西,都想要求別人改變,自清朝皇帝、人民有著中國才是第一的心態,不願對外學習,才導致中西文化落差100多年的差距,所以這是我們必須學習的地方。雖然我們是匆匆看過,一些天主教的古物,但這短暫的時間裡,讓我對天主教稍微了解了一點,也感覺到天主教徒對神的崇敬且感覺到宗教歷史的流傳讓我們更想去發揚光大,聞名皆知。

茹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