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歷史沿革

「天主教」中文名稱,是明末來我國宣佈福音的傳教士所擬定。它原來的名稱是「基督宗教」,是指耶穌基督所創立的教會。後因時代的變遷,出現信仰態度不同的基督宗教-東正教、基督教的各教派,統稱為「基督徒」。隨時代的變遷,以後出現自稱為基督徒的教派,基督教變成了總稱,各教派不得不冠以他詞以示區別。歐美各國都以「公教會」或「羅馬公教會」稱隸屬羅馬教宗的天主教,以與分離的「希臘正教」「或東正教」即「誓反教」或稱「耶穌教」等教派有所區別。

天主教乃建基於對耶穌基督的信仰上,它的前身是猶太教,因此繼承猶太教的一神觀念和舊約聖經。耶穌基督的行實,則記載於新約聖經的四部福音裡。他最初僅在猶太人中宣講天國福音,教導世人敬天愛人,走真理的道路而進入永生。耶穌升天後,他所揀選的以伯鐸為首的使徒,立刻展開傳教工作,從猶太到小亞細亞,傳到當時的羅馬帝國各地,並在各地建立教會,而使福音傳佈到普世人類。

由於基督徒的一神信仰,和宣揚的平等、博愛,為當時的統治者羅馬帝國所不容,屢遭種種迫害,無數殉道者以鮮血和生命,為基督信仰作證。公元三一三年西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皈依了天主教。次年與東羅馬皇帝聯合頒佈「米蘭詔書」,准許信仰自由,迫害才告終止。君士坦丁大帝統一了東、西羅馬,使天主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是為羅馬帝國政教合一的開始。因此天主教的信仰隨著帝國的聲威,而廣佈各地。西方的正義、平等、博愛、自由、和平、人權等倫理價值,無一不是源於天主教信仰。

一○五四年,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脫離羅馬教宗,成立東正教。一五二一年馬丁路得脫離天主教,成立新教,之後又有其他與天主教分離的教派產生(我國通稱基督教)。東正教除了不承認羅馬教宗的首席權外,信仰上與天主教並無根本的差別。基督教各教派對教宗的首席權有異議外,在教義和禮儀上,也有某些差異。不過,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的信仰對象,都是耶穌基督,由於教義上的差別和信仰態度不同而分開,但並不影響耶穌基督為全人類救主的宣告。

天主教自伯鐸受命領導教會,為首任教宗,代代相傳,從未間斷。當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是第二百六十五任教宗,為全世界近十億天主教友的領袖,並廣受全球人們的敬愛和尊重。

 

天父與人類關係的起源與演變

天主於人類關係的起源,是在人開始存在的時候。聖經的啟示說,人是天主造的。天主造人與造其他的萬物不同,因為人有自由意志,能面對造物主,有所抉擇。不幸的是人很快就濫用了自由,妄想與造物主抗衡,從此人類的歷史幾乎就是一部灰色的、可怖的罪惡史。人類陷入罪惡的泥沼,越陷越深,無以自拔,但天主教並不袖手旁觀,卻擬定了全盤的救世計劃,來逐步實現。我們透過聖經,能略窺這一計劃所經的過程,這有我們每人,為獲得罪惡中的解放,所要經過的里程。至尊無上的天主,在擬定救贖計劃上,絕不受人的控制或驅使;然因祂所要救的是世人,那麼人的自由合作當然也就絕不可少了。救世之道之所以如此迂迴曲折,可以說是天主賦與人自由,尊重人自由的結果。天主的無上主權及好生之德,與人的自由抗拒或自由接受的關係,不是幾句話也不是幾個抽象觀念,所能說盡的,必須隨著啟示的進展,慢慢從天主在人類歷史中所形的事,及所說的話裡去領悟。換句話說,為體驗得救之道,不可由天主造人,始祖背命,即可說到救主將臨,好像中間是一片空白。全部舊約無非是一部分天主實施的教育史,其間天主以言以行,教導人們如何去過倫理的生活及信、望、愛的生活。不受這種教育,就缺少迎接救主基督的準備。

參考文獻:

 

天主教簡史-天主教的信仰P262

天父與人類關係的起源與演變-天主教的信仰P60

Top